因為白酒、啤酒和紅酒的度數不同,如果同一桌有人喝不同的酒,那自然就存在一個比例問題。這個比例是多少?記者先咨詢了在國企做了五年辦公室行政秘書的范真。他告訴記者,一般他們酒桌上1杯白酒比3杯紅酒比6杯啤酒。這個白酒指的是40度左右的低度白酒。如果是70度的高度白酒,那啤酒和紅酒的比例就會上漲,紅酒變為4杯,啤酒漲到8杯甚至10杯。
而在另外一個單位的部門主任那里,記者聽到的比例略有不同。白酒、紅酒和啤酒的比例是1:4:9。在隨后采訪的釀造和健康問題的時候,記者也問了另兩位專家,他們給出的答案也不同。其中一位說白酒和啤酒的比例是1:10,另一位說白酒度數高的時候和啤酒的比例甚至能高達1:20。
“這個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。 ”范真看到記者一臉疑惑后解釋說,一般來說,大家心里都有個“數”,比如1杯白酒對應的紅酒大約是3—4杯,啤酒是6—8杯,如果是高度的就再漲一點。只要在吃飯前先互相打好招呼約定好了就行。而且這個比例也不是說一杯一口一個地灌,比如白酒和啤酒是1:6,那“走一個”酒,喝啤酒的一杯喝完,喝白酒的人喝1/6即可。 “其實也沒有那么嚴格,只要分六次喝完就行,哪怕前五次都抿一口,最后一口喝完也行。 ”喝酒的杯子大小也一樣,酒店高腳杯一般是二兩多一點到三兩。
范真說,這個比例和請客的情況也有關系。如果是宴請比較重要的客人,請客方會多喝一點,比例也會相應傾斜,而如果是朋友間喝酒,就很隨意了。 “我有次請同學吃飯,我1杯白酒比他們10杯啤酒,大家也都沒意見。 ”
評釀酒 酒精度決定了比例
除了人情規矩,喝酒的比例怎么定更合理呢?其實這還和酒的配比有關。孔先生是一位啤酒釀造師,從事啤酒釀造行業已經有二十多年。他告訴記者,酒對人體的影響程度,主要取決于酒精作用,體現到酒上就是酒精度。一瓶45度的白酒,指的是1升的酒里有45毫升的酒精。如果是和4.5度的啤酒一塊喝,那比例一般就是 1:10。也就是說,想讓喝酒的比例最健康科學,喝酒前看看要喝的幾種酒的酒精度,然后列出大概的比例。
比例列好后,喝酒對身體的影響,和酒的優劣程度也有很大的關系。酒在生產過程中,不單單會生成乙醇,還會生成微量甲醇和丙醇、丁醇等高級醇。甲醇對身體的傷害很多人都知道,其實丙醇和丁醇等高級醇對身體的傷害更大,會引起頭疼、腦袋脹。“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會抱怨酒不好,喝了頭疼。 ”孔先生說,同樣4.5度的啤酒,釀造好的喝下去,醉的時候也就是腿軟,但如果釀造的技術不行,喝下去頭很快就得疼了。
此外還有人會關注啤酒的麥芽度,覺得麥芽度越高,這個酒更容易醉。孔先生指出,這個說法是錯誤的。麥芽度不影響酒的度數。釀啤酒之前先要做糖漿,這個麥芽度指的就是原漿糖漿里的含糖量。 “它代表不了熱量,也代表不了啤酒的好壞。唯一有關聯的就是一個國家標準,規定了多少度的麥芽度釀造出來的啤酒酒精度不能低于多少度,否則就是不合格。” 比如10—11度的麥芽度,釀出來的啤酒酒精度不能低于3.7度。 “簡單來說,這個麥芽度和酒精度沒有直接關系,對喝酒比例也沒有參考價值。 ”
談健康 紅酒黃酒相對好些
喝酒比例再怎么正確,酒喝多了肯定對健康有影響。海慈醫院消化內科孫方利主任指出,酒精度越高的酒,所含的酒精對消化道粘膜的損傷越大。海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高峰玉告訴記者,喝酒對身體最大的傷害就是來自酒精。乙醇是水溶性物質,進入胃后,沖淡胃液,破壞胃粘膜屏障,直接刺激胃腸道。喝完酒后,酒精還要肝臟的代謝,而每個人肝臟解酒酶的含量是不同的,解酒酶少的,肝臟負擔大,受到的刺激也更大。
啤酒的酒精度低,相對白酒來說對胃部刺激沒有那么大。但啤酒喝進胃里產生的氣體多,會引起胃的擴張。高峰玉說,每個人的胃容量和彈性不同。如果胃舒張弱,啤酒下肚后會大量堆積在胃部,脹得不舒服,要是敏感度高,夏天再來點冰啤酒,刺激胃腸道蠕動,容易造成紊亂拉肚子。
相對來說,紅酒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、氨基酸,可以抗氧化,軟化血管,對于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來說,少喝點有一定好處,而老酒度數也偏低,這兩種酒的酒精含量不多,少喝也不會引起脹氣,喝起來也更柔和一些。
“越高度的酒,酒精對身體傷害越大。 ”高峰玉說,臨床上患食道癌的人群中,喝白酒的人很多。如果是一桌上有好幾種酒,不妨首選紅酒或老酒,適當喝一些,減少對身體的傷害。
在青島的飯桌上,喝酒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。不管是招待賓客的酒桌,還是路邊野餛飩燒烤攤,喝酒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啤酒爽口,白酒有滋味,紅酒醇厚,一桌子常常出現喝幾種酒的情況,這時候,喝酒比例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。尤其是近幾年,青島酒桌上,白酒、紅酒、啤酒幾比幾地喝,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。這個比例有沒有一個“全城統一標準”?喝哪種酒最“劃算”?記者為此采訪了和這個話題相關的各行各業的人,他們從酒桌規矩、釀酒技術和健康各個方面入手,給出了全面的分析。當然,最后的結論可能讓愛喝酒的人有點不開心:不管啥酒,還是得少喝點哦。
(青島晚報/掌上青島/青網 記者 高靜文)
喝酒前&喝酒后這些措施少不了
喝酒要遵循的總原則估計大家都知道:少量喝,不宜過量。但真要喝起來了,這個原則也很難做到。那只能做到盡量彌補。高峰玉建議,喝酒前可以喝點稀飯、牛奶,對胃腸粘膜有一定保護作用,“不是說這些東西喝下去就掛在胃壁上形成保護膜,而是說可以幫助增加胃消化液分泌,形成更厚的保護層。 ”酒和食物混合,也可以降低酒精濃度,減少刺激。因此喝酒時盡量多吃點菜。
喝多了常常會有不適感,高峰玉建議,這時候應該盡量吐出來。 “主動吐比被動吐好,用手刺激咽部,形成惡心反射,幫助胃里的東西推出。但如果是被動吐,那就是酒精刺激的中樞性嘔吐,反應會很嚴重,胃部也會急速收縮,往往容易把胃血管粘膜撕裂,造成出血。 ”
喝完酒吐完了,也需要吃點東西。高峰玉說,西瓜是不錯的選擇。西瓜水分高,可以中和胃里的酒精,如果一直嘔吐不止,還能幫助排出一部分胃里的酒精。西瓜里的糖分可以給身體提供能量,幫助肝臟代謝酒精,西瓜還比較利尿,可以增加排泄次數,讓酒精盡快排出體外。 “喝完酒后的一兩天,飲食要清淡,吃點好消化的面條什么的,不要增加胃的負擔。 ”高峰玉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