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酷熱難耐,很多人喜歡吃海鮮、吃燒烤、喝啤酒來消暑。殊不知,這豪爽痛快的美食之后卻隱藏著潛在的健康風險。省中醫院腎一科專家表示,大量吃海鮮、喝啤酒時,酒精會加速食物產生的乳酸在體內蓄積,并抑制尿酸的排出,易患痛風。
酗酒是痛風的主要誘因
“酗酒是痛風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。”省中醫院腎一科張子眾說,酒類中以啤酒含有嘌呤最高,大量飲用啤酒之后,血脂會升高,而且還可使血液中尿酸濃度迅速增高,1瓶啤酒可以使體內的乳酸水平至少增高1倍。海鮮或燒烤的原料多取自海產品、禽畜肉類等高蛋白食物,在酒精和嘌呤的作用下,會大大提高誘發痛風的幾率。張子眾提醒,大量進食海鮮、沒有節制地飲用啤酒,是痛風易發的罪魁禍首。
痛風患者逐年增多
近年來,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飲食中占主要部分的素食逐漸被肉食所替代,很多人大吃大喝已成為平常事,痛風患者隨之逐年增多。
“從事臨床工作多年,見過形形色色‘吃出來’的疾病,而痛風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了。”張子眾說。痛風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,它的發作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。痛風發作時,身體的一些小關節因為尿酸鹽顆粒沉積而會發生紅腫劇痛,特別是下肢關節和手關節比較常見,并且會反復發作。痛風嚴重者關節會變形,尿酸鹽顆粒蓄積形成痛風石后對關節神經的刺痛非常大,這種痛苦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。
吃火鍋忌食火鍋鮮湯
有資料顯示,經常參加聚餐的人,痛風發病率達30%,常吃火鍋者發病率也很高。經常吃海鮮、喝啤酒的高血壓患者患痛風的可能性會增加10倍,所以痛風與糖尿病一樣需要終生嚴格控制飲食。
“海鮮雖然營養豐富,但吃海鮮要有節制。”張子眾提醒說,吃的時候需要做到不飲啤酒或少飲啤酒,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、牛奶,多飲水。每天通過飲食和直接攝入水2000毫升至3000毫升,可以生成尿液加快身體內尿酸的排出,預防形成尿道結石,可以避免結石對腎臟造成的損傷,而夜間要減少水分的補充。
夏天吃火鍋時,一般以海鮮或動物內臟為主,除了不飲啤酒外,最好不要喝太多的火鍋鮮湯。因為嘌呤具有水溶特性,大部分嘌呤在烹飪過程中會溶入湯中,動物內臟、高蛋白肉類和一些嘌呤含量高的豆制品、蔬菜經煮沸后會使湯中的嘌呤含量很高,所以要盡量避免食用火鍋鮮湯。
體重超重者易患痛風
張子眾介紹,相同條件下,體重超重的人更容易患痛風。因為脂肪促進尿酸的潴留,減少尿酸的排泄,所以更要減少或避免食用動物內臟、肥牛、肥羊、煎炸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。飲食中應以米飯、饅頭、薯類、雜糧等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作為主食,多吃水果、蔬菜,堅持每天正常飲用牛奶、吃雞蛋;保持少量肉類食物的攝入,平日食用油脂類應以橄欖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等植物油脂為主;可飲用果汁、蔬菜汁,因為果汁、蔬菜汁可使尿液變為堿性,促使結晶的尿酸溶解且比較容易由尿中排出。同時,果汁和菜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有助于改善痛風的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