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檢125批次,發現20多個疑似陽性結果,鎮海區市場監管局上次發布的對轄區內17家小龍蝦店的這個快速檢測結果,曾經讓吃貨們大吃一驚。其后,該局會同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監督抽檢,而今最終的檢測結果出來了——23批次監督抽檢中,除了2016年5月11日已公布的1批次呋喃西林超標外,其余批次均合格。
為啥兩次檢測結果迥異?
讓我們先來追溯一下這個事件:5月11日,網上流傳一張“鎮海區抽檢17家小龍蝦店發現多個檢測樣品呈陽性”的表格,引起多方關注;5月12日,鎮海市場監管局的官方微博“鎮海市場監管”發布稱:鎮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16年4月26日至2016年5月9日,對轄區內17家經營小龍蝦的餐飲單位進行抽樣快速檢測,共抽檢 125批次,快速抽檢中發現20余個疑似陽性結果;5月23日,“鎮海市場監管”官方微博發布了最新的檢測結果:根據有疑即查原則,我局對上述發現問題的餐飲單位進行了23批次監督抽檢,送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進行檢測,除2016年5月11日已公布的1批次呋喃西林超標外,其余批次均合格。
據了解,這些龍蝦店的龍蝦來自江蘇的南京、盱眙,舟山以及湖北等地。對于這樣的前后迥然不同的結果,大家都會有一個疑問:為啥對這批龍蝦檢測的最終結果和快速檢測結果,兩者的差異如此之大?對此問題,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副院長柳海表示,食品快速檢測僅是初篩程序,由于受食品基質、試劑工作原理等影響,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陽性。因此,經過快檢篩查的疑似問題食品,必須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標準,經實驗室定量檢測后,最終對其結果進行定論。
去頭去鰓吃龍蝦相對安全
相信消費者和金報記者一樣,第二個問題是: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龍蝦了?記者通過翻閱盱眙龍蝦協會官網、搜百度百科等多種方式,發現比較靠譜的“安全吃小龍蝦”的方法是:去頭去鰓!
小龍蝦靠鰓部呼吸,因此藥物和重金屬容易殘留在小龍蝦的頭部和鰓部。如果想吃蝦黃的鮮味,一定要把鰓清洗干凈,頭部最好不要吃。另外,為了避免口腔和舌頭被蝦殼劃破造成感染,吃小龍蝦的時候盡量用手剝蝦殼,避免用嘴巴直接咬。
當然,哪怕是用了“去頭去鰓”法,吃小龍蝦過量也不好。現代金報官方微信剛剛刊發“男子狂吃100只小龍蝦喝15瓶啤酒,腳趾變形了”的新聞,小龍蝦搭啤酒吃確實感覺很爽,但后果挺嚴重——很容易導致血尿酸增高,使得尿酸鹽形成結晶沉積到關節,還會引起炎癥和疼痛,誘發痛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