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知識
鐵皮石斛對種植環境的要求
2018-01-26 瀏覽次數:34
鐵皮石斛,也稱鐵皮蘭、鐵吊蘭、里樹草,云南俗稱黑節草.我國分布在秦嶺、淮南以南的皖、浙、云、貴、川等地的山區。主要生長于上述地區的高山峻嶺懸 崖峭壁和巖石縫隙中。由于鐵皮石斛生長條件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局限性,又經長期采挖,自然資源瀕臨枯竭,國內市場供應緊缺,所以對其種植環境有著更苛刻的要求。
1.組培苗生產
野外采集健康、生長性狀良好的寬葉紅桿型鐵皮石斛作為種源,精心養護。在鐵皮石斛開花時節,進行人工授粉,得到正宗的鐵皮石斛的果莢。種子成熟后,進行播種,形成鐵皮石斛母瓶,通過轉接—壯苗—生根后,得到健康、正宗的鐵皮石斛母瓶。
2.環境要求
鐵皮石斛對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,選擇合適的環境是栽培成功的一半。
鐵皮石斛應選擇在海拔800~1600米左右,濕潤冷涼的環境中種植。生長適溫15~30℃,生長期以16~21℃更為合適,夜間溫度10~13℃,晝夜溫差保持10~15℃,最佳無霜期250~300天;年降雨量1000毫米 以上。幼苗在10℃以下容易受凍,一般鐵皮石斛在5℃以下開始落葉。鐵皮石斛栽培環境中空相對濕度保持80%左右較適宜,忌干燥、積水,特別在新芽開始萌發至新根形成時需充足水分。以夏秋遮光70%、冬季遮光30~50%為宜。光照過強莖部會膨大、呈黃色,葉片黃綠色,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。
3.設施要求
鐵皮石斛由于對環境要求較高,需在設施環境中種植。搭建簡易竹木框架大棚和鋼架大棚皆可,但一定要保證棚內通風良好,并設有內外遮蔭網。若資金充裕、長期栽培鐵皮石斛可考慮建設鋼架大棚,使用壽命長,修繕率低。塑料膜根據資金、保溫、使用壽命,選擇12~15絲的皆可。苗床建設:地栽:棚內所需土壤充分在太陽下晾曬,并用辛硫酸做殺蟲處理,殺死在土壤中殘留的害蟲及蟲卵。在棚內用磚或石頭砌成高15~20厘米,寬1~1.5米苗床,長度視地形而定,上鋪一層5~10厘米厚的碎石等透水性較好的材料,最后鋪一層厚約10~12厘米,發酵過的樹皮或木屑、椰殼、蔗渣、腐熟的落葉或苔蘚作栽培基質,苗床與苗床之間保留40~50厘米寬的通道,以便日常栽培操作。
4.床栽
可根據資金情況搭建寬約1.2~1.5米高80厘米左右的竹制或鋼架的苗床,苗床間配有40~50厘米寬的通道以便日常栽培操作,也可搭建鋼制活動苗床,床寬和高與固定苗床相似,但只需留一個通道,以增加棚內利用率。苗床底層鋪一層10~12厘米發酵過的樹皮、碎木頭、木屑、椰殼、蔗渣、腐熟的落葉或苔蘚作栽培基質。 推薦床栽,因為床栽比地栽透水性好,具有苗床中不宜積水造成鐵皮石斛根部腐爛,減少蝸牛、蛞蝓、地老虎等地生蟲害優點,有利于石斛的健康生長。 若考慮長期栽培,栽培基質選擇很重要,堆積發酵過的樹皮、碎木頭及木屑耐腐蝕性,與苔蘚、蔗糖渣和腐爛的樹葉等相比透氣性好,且始終呈半腐熟狀態,較適合鐵皮石斛栽培使用,是比較理想的栽培基質。